歌舞剧—青滩姐儿泄滩妹

  • 发布时间:2020-04-29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0

2013年5月,秭归打造了一台大型歌舞剧《峡江风情-青滩姐儿泄滩妹》。每每看着那些如梦如幻的场景,耳朵里流淌着那些我们似曾熟悉、亲切、震撼的音乐,甚至是一个舞姿都能将我们带回到一个完美、天然的时代。这台剧由秭归县屈原艺术团与湖北金城集团联袂打造,耗资500万元,成为秭归历史上第一台大型歌舞剧。该剧自公演以来,反响很强烈,惊叹性的评论,唯美的图片在我们眼前、微博上、空间里飞来飞去。

 

歌舞剧—青滩姐儿泄滩妹

 

梅花香自苦寒来,百花迎春向阳开,文化的春天,需要明媚、需要博大和宽广。艺术更是如此,她需要平台,需要严谨、正确的姿态才能完美演绎。

\

歌舞剧《峡江风情——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照

2013年5月,秭归打造了一台大型歌舞剧《峡江风情-青滩姐儿泄滩妹》。每每看着那些如梦如幻的场景,耳朵里流淌着那些我们似曾熟悉、亲切、震撼的音乐,甚至是一个舞姿都能将我们带回到一个完美、天然的时代。这台剧由秭归县屈原艺术团与湖北金城集团联袂打造,耗资500万元,成为秭归历史上第一台大型歌舞剧。该剧自公演以来,反响很强烈,惊叹性的评论,唯美的图片在我们眼前、微博上、空间里飞来飞去。
然而到今天,对于打造剧目的艺术团人来说,观众如潮一般的评价似乎已经不再是这部剧的重点,他们更多期待的,是在这个文化的春天里,这部剧能带给他们更多更美好的前景。

\

歌舞剧《峡江风情——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照

\

音乐排练现场

\

安装现场

\

排练现场

艺术团,一个几乎每个秭归人都看着熟悉,实际上并不熟悉的名字,就好像每个人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道理但却无法体会十年功究竟有多漫长多艰辛一样。这不仅仅是练功房排练厅到舞台上的事,还有更多的,其实是信念、意志和梦想。"十年功"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十年功"里,有多少人是在用顽强的意志去兑现去厮守这个信念,从而飞扬艺术之梦。

"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临了……"艺术团的每一位演员对这句话太熟悉了,这是艺术团每天上下班的例会上,屈原艺术团的团长谭斌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同事开玩笑的说,春天已经让我们耳朵起茧了。但每个人都心里清楚,这是领导在给演员们鼓励打气,在给他们缓解放松压力,让每一个人都不要因为艰苦的"十年功"而放弃梦想、丢掉意志,春天总会到来的。

\

歌舞剧《峡江风情——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照

说到《青滩姐儿泄滩妹》这部剧的打造,艺术团的每一位职工都均历历在目。13年春,谭斌局长在全团干部职工大会上多次提到打造这台剧目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持有异议,因为大家都相信,他具有游刃有余的驾驭和操控艺术团长远发展的能力。二十多年的造诣,锻造出一个果断、精干的文艺剧团决策者,这是秭归文化艺术发展中的一个跨越之举。这十多年来秭归专业文化艺术的发展,在全国、省市踏过的足迹足以证明这一切。

然而,艺术团从建团至今二十一年里,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走到今天,不断突破、不断实现新的跨越,但依旧没有摆脱长期以来困扰艺术团发展的环境和资金困难。

\

歌舞剧《峡江风情——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照

谭斌,秭归县文化旅游局主管文化艺术的副局长,同时也是屈原艺术团团长,在最初与金城集团洽谈的过程中,他跟金城集团坦承,艺术团没有钱,但有思路,有创意理念。为取得金城集团的合作和信任,他在向金城集团陈宏雄董事长的承诺书中这样写道:本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我团与贵公司合作打造《青滩姐儿泄滩妹》,但市场无情,我们面前有很多困难和挫折,艺术团全体职工上下一心,奋力拼搏,决心将这台剧早日以高质量呈现给观众……若本剧血本无归,我将我私人现有的艺术团住宿楼房产及我母亲的房产抵押给贵公司,将无任何怨言,请贵公司通力合作,消除任何思想障碍,保障此剧目的顺利打造……

这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策略固然能蓬勃一个艺术团和惠及六十多名职工,但就跟他说的一样,市场无情,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剧目一旦遭遇失败,将会把这样一位团长逼到何种境地。

这样的一份沉重的承诺书,不仅让金城集团吃了一颗定心丸,更让艺术团六十多名职工为之动容。也更加坚信和拥护了这个决策的高明和正确,坚定了他们众志成城、精诚团结、铆足劲头、真枪实刀干一场的信念。

剧目的前期策划开始,职工们只知道领导们一次又一次秉烛夜谈。开会洽谈,谈合作、谈构思、谈编创、谈导排、谈运营。演员们也都开始摩拳擦掌,整装待发……

演员基本功,就是一个演员的生命,但这么多年来,九畹溪景区水上历史舞台剧《礼魂》的长期无序演出,严重阻碍了这支团队基本功训练。以早起为主要特点的历史舞台剧《礼魂》上马以后,演员一般全年候五点多钟起床,抵达九畹溪问天地缝的演出现场,演出结束回到单位,已然是中午了,基本功训练便只能抽出下午正常上班的时间进行,但又因为艺术团练功排练场地无法容纳六十余人同时训练,所以只能分批次进行。如此以来,单依靠下午短短三个小时,根本不能满足一个专业剧团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需求。作息时间被打乱,练功环境恶劣,练功时间无法保障便成为了长期困扰艺术团业务发展的重大障碍。

2013年3月初,单位正式宣布《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目启动,导演近期进场开始排练这一决定之后,艺术团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突击强化训练,所谓的突击强化训练,就是以劳其体肤的皮肉之苦强制恢复身体各处肌肉功能,以达到能标准完成演出中的各种技巧动作。这种强化训练自然为剧目的后期打造排练提供了坚强的实力保障,但所有的舞蹈演员们上下楼梯,行走困难了。顽强的意志让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几乎可以忘记所有的疼痛,但他们却无法在排练之后的行走中坚持忘我的姿态,由于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强制性拉开拉伤,走路抬不起腿,吃饭拿不动筷子、上厕所都无法下蹲、上下楼梯都得扶住栏杆慢慢迈动腿脚几乎是每个舞蹈演员的切身经历。艺术团的主持人彭业凯,在平时,他除了日常的形体训练之外,基本上是不参加舞蹈类节目。但因为这个剧目确定的男子舞蹈人数不够,他迅速转换角色毅然加入了强化基训的队伍,因为肌肉韧带的强制拉伤,一直到今天,他的双臂后背依然经常疼痛发作。这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当时剧目的打造依然激励着这名主持人凭借这一个月的强化基训,和十几年前艺校所学习的形体基本功,出色的完成了剧目中所有的男子舞蹈。面对今天的成绩,他唯一的感慨就是,剧目成功了,自己没拖后腿,之前的这一切,就足以包容。

\

歌舞剧《峡江风情——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照

\

歌舞剧《峡江风情——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照

一个月的强化集训结束,剧目打造的前期工作已随紧张的基训悄悄拉开,根据总导演要求,剧目所涉及的所有道具,必须按要求严格制作,为了确保剧目的原生态效果,大礼盒、夜光木瓢、绣花纺车、喜事条盘、迎客茶壶、青花酒坛等道具以极其严格的要求一一列出。这让剧目道具组犯了难,因为这不仅缺乏大量木工、蔑工、陶工等制造人才,还涉及到复杂的民间传统工艺,与艺术团道具组平时的演出道具制作存在极大差异。道具工作人员在几天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之后,决定驱车几十里下乡去拍摄道具实物,回家自绘图纸,因为道具与实物差距依然很大,是需要配合舞台表演等效果的,即使是完全传统的民间工艺,也无法按舞台表演要求完成道具制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们通过电话联系亲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查找相关技艺传承人,网络人肉搜索等各种办法,完成了各个道具的制作实施方案。其中,夜光木瓢锁定两河口镇一位民间木工,道具组几次开车带着方案图纸前往这个木工家中,跟木工进行仔细推敲研究,最后这位民间木工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了二十多把大小、样式各不同的木瓢挖制,然后发往宜昌,请专业的道具和舞美专家进行夜光脸谱绘制;喜事条盘、大礼盒、纺车等道具要求一名茅坪镇的木工严格按照方案图纸尺寸大小进行仿制,然后运往宜昌,请专业的道具和舞美专家进行复古加工;青花酒坛、迎客茶壶道具均要求青花陶器,按照实物照片和绘制好的图纸方案,联系上江西景德镇一家青花瓷制造厂家进行赶制;

剧目之大,无疑各项投资也就大,但在打造剧目的同时,同样必须严格遵守节约实用、耐用合理的原则。为了节约成本,部分可以艺术团职工自主完成的工作均都由艺术团的演员们自己完成。绣花花盘,除了花绷架需要蔑工制作,其绣花盘上的绣花均由演员自己按要求购置各式各样的绣花,然后一针一线的缝制到绣花盘上,观众在剧目中看到纺车上的七彩花线,也均由艺术团的女职工们一根一根的穿织完成;景德镇的酒坛紧急赶制发到秭归以后,才发现,因为酒坛太重,不能装着酒水在台上表演。于是迅速启动紧急方案,请蔑工赶制出同模样的酒坛,然后进行外表仿制。确保了效果统一,篾工赶制出十五个酒坛之后,演员们自己制作浆糊填缝挂灰,然后涂抹上离子粉,再在最外表临摹真酒坛上的图文。经过多番努力,在首演仪式上,相亲篇章里的敬酒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

在制作花绷架的时候,艺术团全团演员都不会忘记那一幕……

艺术团全团干部职工齐坐在大厅开会,制作花绷架的蔑工找到了单位,便让他临时进入大厅,进入大厅之后,谭斌局长因为一个几十块钱的花绷架当着全团演员的面跟这个蔑工讨价还价,大会上哄堂大笑。他们也许是在笑堂堂一个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还跟人砍价,也许是在笑,自己能摊上这样的领导,无疑是一种荣幸,谭局长最朴实的一句话,打动了会场的每一个职工:"我们照顾你生意,你也得为我这一大厅几十号人着想,他们真的很造业。你今天给我便宜了,不光是给我个人,而是给这么多演员们便宜……

大礼盒制作完工之后,按照导演要求,需要在礼盒的正面背面中间贴上两个囍字,道具组,还有几位副团长和演员们在县城足足转了一个上午,走遍了所有的婚庆用品店,买回来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喜字十多幅,但都不能达到总导演的要求,民间剪纸出来的喜字,对于这一团年轻的演员们来说,别说会剪,就连见都没见过,谭斌局长听说之后,亲自去登门拜访茅坪镇的一位民间剪纸艺人刘德胜,请刘先生剪出了符合总导演要求的喜字,怕出错,怕损坏,谭局长让刘老先生剪了十多幅做备用。一件小小的道具,动用了我们的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去登门求字,就因为了一个喜字。就跟所有的道具制作一样,精益求精的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不仅仅是为了剧目的成功出彩,更多的,则是这一群人对艺术、对文化的不懈追求。

我们会想,一个局长,根本不用低下架子去因为几十块钱跟人去讨价还价,因为不需要去在乎这几十块钱,更不用去为了这样一个喜字去亲自出马。但用谭斌自己的话说,我们得节约,我们宁可把节约来的钱发给我们的演员们,也不要奢侈浪费。也许有人不会相信这就是一个副局长、一个艺术团团长说的话,但这些话,艺术团每一个职工都一字不漏的铭刻在心。

道具制作相继到位,排练导演很快进场,这个过程在今天来说,依旧是不堪回首……首先,我们需要从文字上描述一下艺术团演员们在剧目排练期间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早上五点钟,起床洗漱,然后吃早饭,成家立业的人就在家自己做,没成家的单身演员就到早点摊上去吃,四月份的五点,天几乎还没亮,有时上班的途中遇不上早点摊就干脆饿着不吃。然后赶到楚韵旅行社停车场,家隔得远的演员必须得提前出发,害怕太早打不到的士坐不到摩托车。万一坐不到车就一路小跑过来,有的家属有车就把家属叫起来送。有些小女孩子家住县城,天没亮胆小,爹妈就一同起床送到集结点。
如此紧张动作,源自于艺术团多年来都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在集结点到达指定出发时间,当天带队人员会按点名册点名,未答应者按迟到处理,稍作等候未来者,超过早上九点未到单位报告或电话说明情况的,按旷工处理。所以,每一个演员都不敢马虎,指定时间指定集结点必须准时到达。

艺术团大客车自楚韵旅行社停车场出发,直达九畹溪漂流终点,然后乘坐龙舟抵达上游六公里左右的问天地缝景点,到达之后,按照当天的演出任务和实到人数进行一个简单的走台和排练,然后进入后台化妆换服装候场。待游客全部到看台坐定之后,由九畹溪景区工作人员通知可否开始演出。每天上午最低演出两场,有时多达三四场。所有演出完毕之后,时间一般在九点到十点左右,然后再次乘坐龙舟返回,然后乘大客返回县城单位,演员到达单位大约上午十一点多,直接进入排练厅开始剧目的排练,因为导演已经等候多时了。

换完服装和舞蹈鞋,需要立即投入战斗,这一场排练,需要持续到十二点多,然后各位演员回家吃饭,说是回家吃饭,其实十二点多已经不是饭点儿了,时间紧迫回家吃饭也来不及,大多都在单位临近的小餐馆炒花饭盒饭对付几口,然后再次回到单位排练厅或者大厅等候,如果时间还没到,就在大厅的几把木椅子上、或者是排练厅的地上躺一会儿,如果时间到了直接就开始排练。下午的排练一般从一点到一点半左右开始,这一场排练有时会进行到下午六点多演员去吃饭然后七点钟接着开始,有时直接让餐馆把盒饭送到排练厅,演员吃完了直接进行排练。晚上的排练早点儿持续到晚上十点左右,晚点儿持续到十二点甚至一点。然后演员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依旧五点起床,重复昨天的故事……

看过这样一个工作流程,我们就能想象得出这是怎样一群有着钢铁意志和精神的年轻人。排练期间,他们每天休息的时间不足六个小时,他们眷恋的不是可口的饭菜,也不是家里的席梦思床,仅仅是早上九畹溪来回的客车上司机开车慢点儿他们就可以踏实的睡上一会儿,艺术团大厅里每人能有几把椅子、排练厅的地板每人都有一块地儿供他们在排练之余躺一会儿就足够了,休息的时候,有的演员就用腿缠着把杆儿,身体一侧靠着墙壁,躺在把杆儿上都能睡着。

最后两天在剧场进行联排的时候,整个剧场的恢弘大气的音乐如雷声般响起,一群男子挥动着彩色的船桨在音乐声中劈波斩浪,到了一个把位,却发现把位少了一个人,当所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时,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仅只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刚从艺校毕业不久,在中途休息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如雷般的音乐居然也没能叫醒他。这样的情景,很尴尬,也很揪心,但现场的气氛因为这个小伙子的搞笑活跃起来,所有的人报以他开心的笑,领导、导演还有同事谁都没有埋怨他,导演拿着话筒,哽咽着说了一句,不怪你!所有的人心里一阵波澜,是啊,孩子们,太累了!

排练的强度可想而知,短短一个月时间,一台长达一个小时的歌舞剧如梦如幻的上演,浸透了他们多少汗水已不得而知,但我在今天依然可以很清晰的记起他们青紫的腿脚和挥汗如雨排练的情景,看到这部秭归历史上第一台舞台文艺精品工程里渗透的艰苦和辛酸。

在首演的那天晚上,剧中的主演最后随着所有人的目光缓缓升起。但在演出大厅的一角,坐着一个高个子男孩儿,注视着所有男女主角的表演,他叫连鹏程,跟升起的主角一样,也是男主角,剧目排练到一半的时候,他的脚在做完一个技巧动作之后,开始生疼肿痛起来。但他依然坚持到当场的排练结束,一瘸一拐的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骨折,医生建议打石膏治疗,然后回家修养。但他拒绝了,而是回到单位,找到了谭斌局长,告诉他的脚骨折了,医生要打石膏,他很矛盾,打了石膏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参加排练了。谭斌局长知道了以后,立即安慰他说,你别着急,赶快去打石膏休息!连鹏程自己心里也知道,剧目需要的男演员多,自己一旦因为脚不能上了,那就意味着男子舞蹈会缺少演员。自己拖住了剧目打造的后腿了。而另外一边,谭斌局长一边安慰连鹏程不要着急安心养伤,其实自己也心急如焚,经过一番思考运作,最后决定从县职教中心艺术班紧急考核几名优秀的男舞蹈演员顶岗实习。以最快的速度补住这个缺口,剧目的进度不能拖,剧目的质量必须要一丝不苟。

伤筋动骨一百天,连鹏程的脚最终在领导的安慰和鼓励下去打了石膏,但他并没有跟医生说的一样回家休养,每天排练,他都坐在一边,认真比划学习同事们排练,记住导演的要点。剧目正式公演以后,他的脚也在逐渐的恢复,他每天都会跟其他演员一样来到剧场,协助幕后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工作。看着他那只不争气的脚,却映射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今天,《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目的成功,在告诉每一个为剧目真心付出和努力的人,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主角,不仅是剧目的主角,而是秭归专业艺术发展的主角。当今社会凝聚正能量的主角。

《青滩姐儿泄滩妹》剧目的亮点,在于她是一台原生态的风情歌舞剧,其质朴天然的音乐和歌声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粗狂豪放的敬酒歌,还是温情如水的敬茶歌,无论是羞花闭月的绣花还是诙谐幽默的定情。都天衣无缝的飞扬出屈乡大地历史人文的天籁!剧目中所有音乐均由北京和宜昌两地音乐制作人默契配合完成,由宜昌籍音乐制作人严格把关秭归地域特色的音乐风格,由北京籍国家大剧院高票房大型舞蹈史诗《孔子》的音乐总监张渠完成特色音乐风格下的精密配器。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那些似曾相识的唱腔,婉转动听的歌声。剧目所有的人声录制,均由宜昌地区专业声乐歌手和演员完成,其中,屈原艺术团声乐组功不可没……

4月22日下午2点30分,所有的音乐创作完成,曲谱分别从宜昌、北京两地发到屈原艺术团声乐组每个声乐演员手上,但在拿到曲谱一个小时以后,声乐组所有演员接到紧急通知,4点30赶往宜昌,进行人声录制。这对于声乐演员来说,面对十多首曲目的十五张曲谱仅一个小时,便进录音棚进行人声录制,这是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是天方夜谭的事情。每个声乐演员心里都在打鼓,如此重要的剧目,如此短的时间,如此重大的压力,又加上部分演员排练期间的疲劳导致的声音沙哑,录制的人声不仅不能为剧目添彩,更严重的还会为剧目抹黑,这样的砸锅,是令人窒息和头昏眼花的。但通知就是命令,所有声乐演员一路复杂心情抵达宜昌录音棚,开始进棚录音。

录音棚里,气氛格外紧张,除了声乐组的所有成员,同时还请有宜昌各大专业剧团的优秀声乐歌手一同参加录音,压力就进一步加大了。音乐总监坐在对面的观察窗外,演员们带着监听,音乐制作人神情凝重,录音棚外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那种异常的紧张。就这样,每录制一首歌曲之前,音乐总监就会一字一句的范唱、讲解,所有的人也就这样丝毫不敢怠慢的一首一首的录制下去,所有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休息,甚至忘记了一切,只有面前的曲谱和各种各样的音乐符号。

录制缓慢的进行,到音乐总监宣布今天的录音到此为止的时候,所有人才发现天已经亮了,看看时间,早上7:00整。所有人的脑子开始迷糊,稀里糊涂出录音棚,坐电梯下楼,到上车的时候,才发现昨天和我们随行的司机谭勇害怕在隔音室会影响我们录音,在车里面呆了一整夜,冷的瑟瑟发抖。

上车之后,车往回开,所有人都睡着了。车抵达茅坪,刚好早上8点,有人继续上班排练。没有排练任务的人才可以回家稍作休息。当天下午2点30分,第二轮人声录制再次进行,声乐组所有成员再次赶往宜昌开始进行录制,这一次录制,持续到第三天凌晨3点。所有声乐演员的嗓子因为长时间用嗓和疲劳开始沙哑,但仍然坚持完成仅接着的第三轮人声录制,第三轮人声录制从第三天下午2:30分开始,再次持续到深夜零点。最终完成了所有的人声录制。当所有录制好的人声发往北京进行后期混缩合成的那一刻,所有的人如释重负,长叹一口气,终于把这个艰巨的任务拿下了。

今天,当剧目公演中传递着那些曾经为之担忧和压力的歌声时,每一个声乐演员都能绽放出舒心的笑容。因为,这些歌声来自于自己,来自于那些没白天没黑夜的紧张和压力之下,来自于那一段毕生难忘的日子里。

金城剧场,那座辉煌的宫殿里,正在精彩呈现着一台震撼的视听盛宴,谁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一台剧目,是从艺术团那个不足一百平米的小排练厅里脱颖而出。剧目的成功,离不开那个充斥着汗味儿的小屋子,地上铺着十几年前艺术团职工自己动手制作铺设的木板,被剧目导演叫停才花血本儿铺了几块地胶。几根钢管焊接的把杆,两个不足两平米的男女更衣室,两台旧得已经不能工作的空调也被剧目导演叫停给收废旧的收走了……地方小,排练摆不开,就分男女几批排练,合成的时候再跟城区的学校、体育馆或者其他单位租借一个场地大点儿的操场和开阔地。长期以来如此。虽说破旧,可就是在这个破旧的练功房里,曾取得了一大批在全国、省市都赫赫有名的战绩。

剧目打造的那段时间里,在谭斌的腾讯微博里,他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的思想很乱很忙,但我发誓只要我眼睛在动.我一定带领我的团队努力前进,他们太辛苦,一定想办法让他们幸福,快乐.并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严,得到尊重___.

如果说这台剧凝聚了艺术团所有人的心血,但他们更怀着感恩的心态,去感谢、回馈那些关注过,关心支持过这台剧和艺术团生存和发展的人!

要干事,干实事!是屈原艺术团坚持了十多年的团训,对艺术的追求不在于自己是大腕儿还是明星,也不在于自己是不是开着豪华私家车住着私人别墅。而在于一种精神,不断磨砺、锻打的精神!在此期间,这支团队或许有对着领导牢骚埋怨,也或许耍耍脾气性子,领导也或许发发脾气打打雷,或许说一些激将狠批致辞,但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却都只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作为一个基层文艺工作团队,要干点儿事,要干点儿实事。干实事总会遇到磕碰,也总会遇到麻烦遇到挫折,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从不惧怕挫折。这样的一个团队,这样的一群人,有着这样一种精神!永远保持着克难奋进、团结严谨和勇于拼搏的姿态,为了文化艺术发展繁荣使命而不停奋力拼搏,为兑现文化人的良知和承诺而不惜余力。当我们面对一台这样的演出,看到台上他们的笑脸与舞姿,体味着文化艺术的魅力的时候。他们却在用自己的艺术行为去期待和渴望,他们在期待文化春天的到来,渴望艺术事业的蓬勃;他们在期待自己单位和团队的长期、良好、快速的发展,渴望上级的关怀;他们在期待每一个观众都能用掌声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辛劳,渴望每个人都能跟他们的演绎一样,优秀,灿烂,完美……

谨以此文献给改革中的秭归县屈原艺术团,献给为秭归文化艺术辛勤耕耘的文艺工作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