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杨林堂鼓

  • 发布时间:2014-11-27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0

“杨林堂鼓”作为一个独特的乐种 ,大约产生于明朝,距今630多年历史。现代的“杨林堂鼓”班头谭本高的深刻记忆及当地秦氏家族中的秦士坤(64岁)讲述,“杨林堂鼓”已有14 代传人。谭本高的师父谭宜成对杨林堂鼓的传承谱系记忆详实。他从师秦朝焕 ,参师秦朝荣,二秦均为清同治年代人氏。他们的师父是秦尚孝。而最早的堂鼓祖师是秦思道,称为道公。现存于杨林桥镇的两座祖墓中,有一碑文记载:“十三世祖秦时禄卫中将军,刘氏生思道、思让、思进公”。另座墓碑上刻着秦氏一生从艺的绍介和六人合奏杨林堂鼓的雕刻,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秭 归 杨 林 堂 鼓

 

 

1历史渊源

 

“杨林堂鼓”历史文化渊源久长。从邻县长阳出土文物六朝晋时的乐器和十人班看,这里在1690多年前就盛行吹打乐。这时已经产生了杨林堂鼓的音乐基础。


2活动载体


“杨林堂鼓”的活动载体是节日喜庆、婚丧嫁娶、生子满月、祝酒祝寿、起屋上架、田间劳作,甚至阴阳堪地、道士作法等。出没于各种乡间民俗活动中。路上、屋檐下、堂屋中、稻场上、天井里等吹吹打打,天地广阔。


3表演形式


“杨林堂鼓”有6人班、 十人班、12 人班等。分坐奏、行奏两种
。乐器有大号、锁呐、大堂鼓、小堂鼓、大锣 、小锣、大镲 、小镲、包锣
、拍子等。一般情况下,摆两张八仙桌,座位是大堂鼓与大锣、小堂鼓成三角形在前,大号、锁呐相对着排后,左是包锣 、拍子,右为小锣、小镲
。行走演奏时,大堂鼓、小堂鼓于前,大号、唢呐在后,大锣 、小锣居中。


4曲调分类


杨林堂鼓原有36调72牌。或称36
个点子72个牌子。总共有108个曲牌。但现存的只有70多个。分为单曲、套曲两种。单曲中有古调、民歌等,套曲中有喜调、路调、寿调、菜调、丧调等。加上道教音乐与戏曲音乐,杨林堂鼓的音乐类型十分丰富。她所表现的内容也很广泛,有反映田野劳作、日常生活、习俗、时事、描写具体事物、写景抒情及反映地理环境等等。


5乐曲结构


杨林堂鼓的乐曲结构,分散曲和套曲两种结构形式。散曲很多是从当地民歌演化而来。如《求亲调》、《干妹赶河》《喂猪调》等。套曲,是按约定俗成的组合方式联缀而成的套曲牌。菜调就是如此。支客喊:“上席炮!,大盘上菜。”这时,奏大号曲,转调接“观音扫殿”在乐曲中依次报菜名,上菜,支客喊:“十碗上齐。”紧接又奏“观音扫殿”。当筵席结束,随着支客喊:“下席炮!(放炮)大盘子收碗。小盘子筛茶,装烟哪!”接奏大号曲;再换奏“双乙字”,曲完,支客喊:“大炮卸席”。随即呜炮奏“大号曲”,接“水阁凉亭”终曲。整套结束。


曲牌在旋律上多以羽结音突出和徵商音终结音较多。而“满堂红”中的“大、小开门”又同时受戏曲的影响较大,六声音阶乐曲较多。


长期以来,杨林堂鼓伴随着人们的习俗风情、劳动生活、宗教信仰世代传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机制,包括乐队编制、表现程式、吹奏曲目、吹打技巧等方面,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乐师,形成了“锣鼓不出乡,各有各的腔”的地域风格和流派。


杨林堂鼓在乐器的组合方面有着突出的构架。大堂鼓、小堂鼓、及勾锣同置放于一架子上,架上绑一根木杈,上挂一柄锣。这四样乐器联缀一起,由一人敲打。



6风格特点


在演奏上形式独特是其它吹打乐所不具备的。一是改换单一的坐而演奏为边行走边演奏,使演奏形式丰富多样。最突出的有:举乐演奏。其方法是一人将锣用木架撑着,大堂鼓、小堂鼓及勾锣分别由三人站立举起,四件乐器均由一人演奏。在较为宽敞之地可边打边行走。二是分列行奏。在迎亲、送丧、迎客等的山道上,按一定的顺序边走边奏。队列表演。乐师们以八字形、一字形,或丁字形、人字形等排列,并不时转换进行技巧表演。


杨林堂鼓特有的绝技演奏,是其它秭妹艺术中最难见的。如:“二龙抱柱”。二人合抱如柱,双手交错,由一人按另一人唢呐孔,两支唢呐共同演奏。“双龙过江”。两人单手交错,一人只按唢呐的三个音孔而吹奏两支唢呐;“单打独奏”。口吹唢呐,同时翻滚着用脚敲打多门乐器。还有“凤凰展翅、一条龙”等,可惜得是像“冲天号”即一人执唢呐或者长号演奏,进行仰天翻、前后滚翻着吹奏不息。“脚打双锤”就是一人口吹唢呐,坐着双脚各执一个鼓锤敲打堂鼓,“白凤朝阳”这样的绝技已经失传,现有的老艺人只见到师辈们表演过。像“滚地龙”这样的绝技也因为老艺人体力不支,难于再现。


杨林堂鼓的旋律发展手法独特多样。一是有规律的转调变曲。用的是上字(筒音作4
),正宫(筒音作6)、六字(筒字作7)等三种指法。由于筒音不同,必然出现旋律的低音翻高、级进变跳进,并产生调性的对比变化。二是调头换尾留中间。一首曲牌用锣鼓串连起来反复演奏。每次演奏的反复头尾有所变化。三是曲牌在演奏中,不仅联曲结构连缀起来程序严谨,而且依据表达的内容与情绪,又有一定的规范性。但速度与节拍各不相同,丰富了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


杨林堂鼓吸收了当地民歌的风格特点,加强了曲调的乡土风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象生动,形成了杨林堂鼓旋律的民族特色,她独特的坐奏和行奏的演奏艺术技巧,丰富了民族器乐的表现手段。给现代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7传承意义


杨林堂鼓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习习相关,又蕴含着楚文化的许多元素与事象,这对民俗学、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


杨林堂鼓既能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又能形象地表现多种生活情趣,使它成为了群体相会的纽带,有极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加强了亲情、爱情、民族情,有益于建构今天的和谐社会。


8发展现状


由于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年轻人对本土吹打乐认识淡化,无兴趣学,艺人严重老化,绝技即将失传,“杨林堂鼓”正走向濒危。


这一现象引起了秭归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制定了杨林堂鼓抢救、保护计划,首先成立了“杨林堂鼓”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二、划定金竹园、响水洞等村为“杨林堂鼓”保护区域,成立杨林堂鼓艺术协会。三、设立了杨林堂鼓抢救保护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万元做好杨林堂鼓的搜集整理、资料建库,编写乡土教材进学堂使杨林堂鼓得以传承,为杨林堂鼓老艺人和优秀传承人发放医疗、生活补助。


保护“杨林堂鼓”,关键在于传承人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杨林堂鼓”这颗璀璨之珠更加光彩夺目。

 


 


 

 

9延伸阅读:

 

杨林堂鼓散记


谭  


鼓,一声压抑的低吼,从遥远的唐朝细细密密的敲来。圆润而嘹亮的唢呐轻轻飘绕,伴着“哐、哐、哐哐哐”宽广而雄浑的锣声,我的灵魂开始在苍茫古朴的旋律中沉浮,厚重的历史经过音乐的洗礼变得轻如烟袅,辽阔的大地像多情的少女,舞动似霞的裙带,强劲的鼓点从天边逼向内心,浑厚的锣音如天光直罩头顶,丝丝缕缕的唢呐以极阴柔的姿态冲破锣和鼓的刚强,向无极的空间伸展着柔韧的根须。这就是杨林堂鼓,宏大而有气魄,在大气中却又野性峥嵘。十来个堂鼓艺人在田埂上席地而坐,为我一个人吹奏,他们用爷爷的爷爷用过的唢呐吹着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吹过的欢乐。


堂鼓是流传在杨林一带的一种民间吹打乐,但据老堂鼓师傅说,堂鼓是宫庭音乐,是他们的祖师从山东带来的。在这深山中怎么会有宫庭音乐呢?堂鼓传人秦士坤说:堂鼓又名“唐鼓”,源起唐朝宫庭。杨林堂鼓祖师是秦姓人,原籍山东济南府徐州市县仁孝里人氏,其祖先多在朝中为官,所以有机会学习这种宫庭音乐。明灭元后,这支秦姓族人为躲避政治灾难向西迁徙,其后人在长阳吒鼓石和四川一带定居下来,其中一部分往北迁移至今秭归杨林,堂鼓技艺也因此在这一带传播开来。


过去,形容某家喜事办得有排场,老人们会说:办得好啊,用的细吹细打。这细吹细打,指的就是堂鼓。


一千多年前的杨林堂鼓是什么样子呢?宏大的宫庭狂欢场景悠然飘忽到我的眼前。万乘之尊的皇帝稳步宽坐,侍臣举幡斜倚,歌妃轻启朱唇,堂鼓震天撼地,有诗人豪放不羁的诵咏着新作,有夷女翻舞凌空的彩练。突然一阵狂风将堂鼓吹散,鼓声漫过城池,穿过历史,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落在了蛮荒之地。从此,听众席上再也没了皇帝后妃、达官贵人,只有布衣芒履的百姓,咬着旱烟袋的憨厚朴实的农民。而今天,只有我,在这天地之间,因为某个机缘,独享着这份淳厚和悠扬。


在民间,杨林堂鼓是这个样子的。


火塘中,熊熊柴火“啪啪”作响,消夜的堂鼓“咚咚”有声,十姊妹与新娘子围坐一处,讲针线,话刺绣,猜迷语,说四句。有说有笑,有唱有和,有问有答。夜听堂鼓,惊鸦无数,古老的仪式,悠久的文化,融融的亲情,隐入星空中,星星眨巴着眼睛等待明天更精彩的堂鼓大戏。


清晨,薄雾笼罩,当山村还在黎明中昏睡时,一声尖尖的唢呐冲破云霄,招来第一片绯红的朝霞。


新娘早早起了床,抑制住心中的期盼与激动,任由梳头娘子抹一把草木灰在脸上,用拧紧的双股麻绳绞去青春的绒毛。


鼓声?还是心声?那动地而来的敲打由远及近,婉转的唢呐和着晨闹的喜鹊,一曲《大开门》,院子里已人声鼎沸。


门掩了么?遍地钻来堂鼓偷窥的目光,一曲《朝霞调》吹红了新娘的面颊,吹得彩霞蔚起。十八年的包谷窖藏,拿出来嫁姑娘,乡亲们,放开罗,今日喝个一醉方休,请迎台老师奏个《喜酒调》!


新郎呢?我的冤家哦,你怎不快些来接我,不,你还是慢些来的好,我还没有妆束好呢。一曲《梳栉子》接一曲《戒指子》,一曲《东宫》罢又是《西宫》,梳头娘子,你快些呀!


“早饭开席了,请迎台老师升长号,接菜了!”支客师高声喊道。四支长号齐齐举向清晨的天空,一串高昂的呜咽直钻云霄,炮手点炮,趋邪禳福,喜酒开席:“第一道菜红烧鲤鱼”,两支唢呐大啖《佳肴》,吹得光滑溜滑的;“第二道菜回锅肉啊”,鼓点细细刀俎快,肉回锅内复炒来;“第三道菜粉蒸肉啊”,勾锣、包锣一起打,高低错落出音韵的和谐……“十道菜毕,请客入席”。


一席不闭,又添新客,支客师高唱:“装烟、筛茶、屋里坐——”,堂鼓高奏《送恭贺》,客人落座,又有《茶调》应合。


时已正午,紫阳高照,正是起身吉时,新郎扶新娘上轿,《求亲》调响起来,亲朋团簇,全部送出门外来,锣声、鼓声、唢呐声、鞭炮声中,紧张、急促、兴奋,喜剧演到了高潮处,反倒显出几分悲伤来,送的人和走的人,全都在眼里蓄满了不敢落下来的眼泪。机灵的小孩子钻到轿门前,仰起稚脸,露出窦齿,请求新娘子:“请您给我摸摸牙齿。我妈说我牙齿掉了,请新姑娘摸一下才长得起来。”新娘含羞抬起纤纤玉手,轻轻敲在稚童的头上。《郎且逛》尖声突起,旗罗轿伞领亲,一路鸣金开道,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出一道热闹而艳丽的风景。


轿簇红云,翻山过岭,一曲《状元过街》飘得老远,农夫伫锄,樵夫歇担,翘首齐望,又是谁家嫁姑娘呢?抬轿的,抬嫁妆的,送亲的,都累了,歇会吧,坐在山道上,吹一曲《水阁凉亭》消乏解闷,前面就是州县辖界,吹个《过界》调,打声招呼。又逢集市,借光借道啊,吹个《蜜蜂过街》。路遇有人祝贺,吹个《贺喜》调吧。要上坡了,来个《函龙山》,伙计们加把劲!


转眼男家已到,《迎亲》欢唱《满堂红》!


“十弟兄”都在,先喝“状元酒”,再行拜堂礼。


婚礼开始了,《喜鹊调》、《东方亮》、《恭贺调》……曲曲紧赶,曲曲急,曲曲动听,曲曲喜。


拿上正席,请两家尊长坐上席,放上席炮,奏《官调》、《朝班》。和头夜女家一样的仪式,一样的曲子,一样的热闹,酒席一直坐到午夜,又接上宵夜,平日里寂静的山村,在今夜张扬到了极致。都是堂鼓啊,将山里人的快乐热热闹闹地渲泻出来。是堂鼓该感谢喜欢它的山里人,使它在沦落民间后有了生存之地,还是山里人该感谢堂鼓,让他们的生活有了韵味和色彩?


天边晨曦渐露,客人陆续走了,《洞房》调吹熄了花烛,两情依依,今夜留给一对新人的时间实在不多了,闹了一天两夜的堂鼓也该歇会儿了。


堂鼓的调子,已故老艺人谭宜成曾整理过36调72曲牌,谭宜成一生热爱堂鼓,是杨林堂鼓第十四代传人,从师秦朝焕,参师秦朝班。并多次与长阳师傅、四川师傅们交流和切磋堂鼓技艺。1932年,17岁的他已是杨林、长阳一带出名的堂鼓艺人了,有一天,他到长阳资丘去“做期”(给过事东家献艺),正赶上国民党军队入川,士兵们听到悦耳动听的唢呐便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一时万人阻行,秩序混乱。一个军官见谭宜成唢呐吹得好,便要他到部队去吹号,他不敢反对,只得随军入川,后因水土不服老拉肚子,才找了个机会跑回来。解放的乡村,嫁女娶亲、起屋上梁、祝酒祝寿、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响器的热闹,像谭宜成这样的堂鼓艺人是很受人尊敬的,从艺者络绎不绝,他带了十多个徒弟,组成了金竹园乐班,还远上巴东、长阳、兴山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时期,堂鼓被禁止了,有时憋不住了,谭宜成就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中去吹他心爱的唢呐,化解心中的苦闷。1979年,三中全会召开了,谭宜成在他小儿子的婚礼上演绎了整套堂鼓礼仪,从此,堂鼓又开始在杨林及周边地区活泛起来,人们又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堂鼓艺术了。


杨林堂鼓在乐曲结构上分散曲和套曲两种。散曲是可自由演奏的单曲,长短不一。在这些散曲中,有古调,有民歌。套曲由多个散曲组成,曲与曲之间联合紧密,过渡自然。如“求亲”、“梳妆”、“菜调”、“寿调”等。在旋律特点上多以羽结音为主旋律,以徵商音终结。


堂鼓曲牌并不完全局限于36调72曲牌,还有待于进行更深的发掘。杨林堂鼓的曲牌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产生,用于特定的场合,可以说一个曲牌便是用音乐记述的一个故事,讲述的一段历史。曲牌音乐分为古调、喜调、路调、寿调等,曲中既有民间吹打乐,又有道教音乐和戏曲音乐。《朝班》、《上马曲》、《下马曲》、《东宫》、《西宫》、《朝弄山》等古调据传源自宫庭。而《挥线拍子》、《草鞋调》、《梳栉子》、《戒指子》、《茶调》、《喂猪调》、《放羊》、《采茶》等则直接来自民间生活。


堂鼓分坐奏和行奏两种表演形式。由8到10人吹打7种乐器演奏。主要乐器有小镲、大小堂鼓和大小锣各1件,唢呐两支、长号四支。大小堂鼓和大锣均由一个人演奏,大堂鼓和小堂鼓挂在椅背和椅面上,锣用一个木杈拴在一旁,一人独奏,众人应合,有点像西方的架子鼓,当地人根据三种乐器的不同声音形象地称之为“咚切广”。过去,红事行奏中的“吹鼓手”同时又要抬轿,轿要抬得稳,唢呐又要吹圆润、潦亮,其难度可想而知。杨林堂鼓的吹奏还有多门绝技:二龙抱柱、双龙过江、冲天号、单打独奏等。二龙抱柱即一人按唢呐,由另一个人吹奏,二人合演抱柱动作;双龙过江即两人双手交错,互按互吹;冲天号即手执长号或唢呐表演仰天摔、前后滚翻仍吹演不息;单打独奏即一个人同时演奏多门乐器,既要手执唢呐吹奏,又要通过翻滚用脚不断的打锣敲鼓。


一辈又一辈人的丰富充实,今天的杨林堂鼓已是一枚成熟的果实。它如此丰富多彩,得感谢民族文化的大融合。杨林桥镇处在巴楚民族错居杂处地带,而杨林堂鼓本身是来自中原的汉文化。西边的巴文化,南边的楚文化,北边的汉文化相互渗透、融合,杨林堂鼓终于由纯粹的宫庭音乐逐渐演变成了非巴非楚亦巴亦楚的地方音乐,脱下华丽的锦衣绣袍,它变得更有亲和力,更加魅力四射了。


寻一个有星星的冬夜,找一个农家火塘,去感受一下杨林堂鼓吧。在众人的喧闹里,在土里土气的乡村俚语中,在堂鼓的节奏里,你能找到生活的另一种节奏。你会看到堂鼓是山里人的魂,在整场“事情”中,他们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在堂鼓的支配下进行的,他们的心情应和着堂鼓的高低起伏,没有了堂鼓,再大的喜和悲都是提不起情绪的。就是平常的日子,你也能在他们为生活忙碌的身影中感受到堂鼓的存在,那唢呐、鼓、锣,随时随地准备着唱响他们的喜怒哀乐。